两年来,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“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、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”的嘱托,紧密围绕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大力实施“五心”工程,奋力抓好“党建+育人”顶层设计,将党建融入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之中,从而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。
一是在“建”字上用心,筑牢红色文化主阵地。创新红色教育载体。建成党建文化“习语长廊”,涵盖党的最新理论成果、党的光辉历程、主题教育、党建成果等内容,通过个性化表达、可视化呈现,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鲜活生动、可感可亲、入脑入心。形成红色文化风景线。学院建立的一室(党团活动室)、一长廊(习语长廊)、一平台(智慧党建平台)三大阵地,已成为党员群众日常学习提升的“加油站”,营造出蓬勃向上的红色文化氛围,吸引了省内外兄弟高校同行多次前来参观学习。
二是在“树”字上聚心,优化师德师风建设。建立师德师风建设与考核机制。学院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师德师风《建设规划方案》《考核管理办法》等措施,将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过程。连续两年举办教职工粉笔板书比赛。以“教书育人守初心,立德树人担使命”为主题,书写内容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,通过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能力提升相融合,推动落实“四个回归”,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性。施优秀骨干“双培双带”工程。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、把教师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;党委班子成员带党员教师、党员教师带青年教师。科研上多有建树的48岁的张团善副教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现进入培养考察阶段。开展“先锋创建”行动,学院选树了7个教学、科研、育人方面的先进典型,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师德内涵。2020年9月,学院荣获“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”。
三是在“融”字上凝心,探索课程思政路径。开展课程思政技能培养。紧紧抓住教师队伍“主力军”、课程建设“主战场”、课堂教学“主渠道”,承担好育人责任,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、老教师传帮带、教材教案编写、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示范展示等方法进行课程建设技能培养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。有机融合思政元素。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施策,如《工程制图基础》从中国古代工程图的辉煌成就引出“文化自信”;从图形到模型、从设计到制造进行“工匠精神”塑造。开设《工程伦理》,坚定学生科技报国之志。实施课程思政“六步工作法”。包括学(系统学习)、研(明确思路)、试(先行先试)、挖(集体备课)、标(标杆示范)、固(固化成果)等步骤,将“课程思政”建设向纵深推进,制图党支部书记曲双为等4名教师开设的专业课获学校首批“课程思政”示范课程培育立项建设,在工科专业获批数量上位列第一。学院坚持党建引领育人,形成课程思政全员探索新局面,得到人民日报海外网、西部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。
四是在“干”字上强心,教学相长共提升。教师用情教,学生用心学,两年来,教学相长示范效应日益凸显:管声启教授获得科技领域“西安之星”,纳入西安人才库;赵小惠教授获评省级教学名师;胥光申教授入选“高校教指委机械类委员会”并任副主任委员。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、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、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各类科技竞赛,累计获得国家级奖85项、省部级奖68项,其中党员获奖占比56%;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%以上。在学院全员参与、多方努力下,克服疫情影响,2020年达到87.8%,位居学校前列。72名毕业生顺利考上研究生。
五是在“培”字上尽心,全力稳保“就业C位”。整合育人资源全员发力。疫情期间,成立了由院领导+辅导员+班主任(硕士生导师)+专业教师组成的工作专班,与未就业毕业生开展“一对一”结对服务。党委以《携手战“疫”我们发出最强音》为题,对特色做法梳理总结,刊登在《陕西教育》2020年第6期。精准培养提升竞争力。机制党支部通过强化学生毕业设计指导,为学生扎实完成大学学业把好最后一关。机制党支部书记管声启教授说:“抓就业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,受疫情影响,师生们都在适应线上教学指导的新环境,但是党支部的教师们有共识,毕业设计绝不能因为疫情降低标准。”“三全育人导师团”精准帮扶。学院全员参与组建的6个导师团利用线上班会、主题报告会、经验分享会等方式,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、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。党委委员张守京副教授仅在西安一家国企就推荐了近20名毕业生求职。选聘优秀毕业生校友党员担任外聘导师协同育人,提供实训、人才孵化等服务。教育部思政网以《知重负重聚合力,稳保就业在C位》为题作专题报道。
一切过往,皆为序章。在新时代“党建+育人”的探索和实践中,学院党委将坚守教育初心、继续砥砺前行,擦亮立德树人底色,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,照亮学生奋进之路!